违约、暴跌、司法冻结,风雨飘摇中的3000亿巨轮

2019-02-15

该来的总会来,历史总是惊人得相似,一个个激进的公司总逃脱不了陷入庞氏,最终被推上历史的舞台,引人围观。现象的背后令人深思,正所谓“戏中有文,文中有戏。识文者看文,不识文者看戏。音中有调,调中有音。懂调的听调,不懂调的听音 ”。

猪年首个交易日,中民投发行的公司债“17中民G1”大跌近30%,报36.65元,创上市以来最低位。

2月12日,中民投也因价格波动异常向上交所提出暂停旗下三只债券竞价交易的申请。而在此前,1月29日,中民投发行的30亿元债券“16民生投资PPN001”到期,但在下午4点前投资者未收到还款,确已构成技术性违约,本次“技术性”违约将这个出身豪门的中民投推向风口浪尖,其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似乎日益显露。

此外,2019年2月1日,中民投持有中民外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约49亿元股权被上海金融法院冻结。中民投持有中民嘉业的约83.3亿元人民币股权亦被上海金融法院冻结。

有意思的是,1月22日总裁吕本献还在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畅谈机遇与挑战,1月23日董事长李怀珍出席中民投在上海音乐厅举办的音乐会。1月29日债券就违约了。

对于总资产高达3000亿的巨无霸来说,如何度过这场危机成了难题。据中民投官微公布,2月11日,杨小平正式出任中民投董事局联席主席。

据悉,杨小平为正大集团副董事长,也是这家泰国大型跨国公司的中国区负责人。由其担任中民投董事局联席主席,也被外界怀疑正大集团将介入中民投这场危机。

不过,中民投股权分散,且股东都是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如何处理内部股权关系也是难题。

01

债券价格异动与技术性违约

中民投债券价格的波动引发强烈的市场关注也是由其身披“黄马甲“的特殊身份引起的。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民生投资于2014年8月21日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500亿元,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全国工商联发起,59家行业领先企业联合设立的唯一一家带有“国字头”背景的民营投资公司,而且他的股东可谓“声名显赫”,其中包括包括苏宁电器、亿达控股、泛海建设、巨人集团、红豆股份、科创控股、东岳集团、宗申集团等巨头。初略计算,中民投股东们掌控的资产规模已超万亿元。

而中民投将“17中民G1”价格的异动归结于部分中小投资者到期交易。 “17中民G1”由于2018年8月开始有部分投资人因产品到期二级市场卖出部分债券,因此中小投资者持有,并有了小额的二级市场交易,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债券一级发行的认购方主要是大型机构,通常单个投资者认购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23日全天成交金额为767万元,仅占债券总规模的0.15%。

而在外界看来,“17中民G1”价格的异动是在情理之中的。早在1月29日中民投发行的30亿元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是否偿还完毕的疑云打开了债券价格下跌的通道。

1月29日,中民投发行的30亿元债券“16民生投资PPN001”到期,但在下午4点前投资者未收到还款,确已构成技术性违约。而这也是中民投第一笔技术性违约的债券。

而风险咨询机构REDD19点52分报道称,中民投已经于1月29日下午5点左右打款到银行账户,但错过了最后时限,因此构成技术性违约。

究竟何为”技术性违约“,从境外的评级机构看,仅穆迪给出了较为详尽的定义:技术性违约是指除了支付本金和利息,未能履行债券发行契约所载条款,例如超过最高杠杆率或未达到最低债务覆盖倍数等。

市场从无空穴来风,从“技术性违约”发酵最终酿成“实质性违约”有时只是半步之遥。

02

卖地求生却遭司法冻结

面对极大的负债压力,中民投也在处置手中的资产来充实现金流。

据《财新》报道,中民投正在寻求出售其最优质资产:上海董家渡13、15地块。

董家渡地块位于外滩金融集聚带,地理位置优越,该地块由中民投、安信信托合作开发。

2014年,中民投联合上海外滩投资、佳渡置业以248.5亿竞得上海黄浦区董家渡地块13、15地块,溢价率0.2%,楼板价35392元/平,成为2014年新全国总价地王。

248亿天价竞得该块土地时,中民投正式挂牌成立仅不过三个多月,便完成其在房地产领域的“首秀”,可谓一鸣惊人。

时任中民投董事长的董文标曾宣称:248亿拍下的上海董家渡13、15地块,三四年就能回本。

如今,四年光阴,曾经的地王,却为解资金困局,正在努力寻求接盘方。据媒体报道,世茂地产有意接盘上海董家渡13、15地块,正在密切洽谈中。

最新消息:财联社2月13日独家获悉,绿地集团有意接盘中民投上海董家渡项目。看来,“乘火打劫”者还不乏其人。

然而,事与愿违。根据上海金融法院最新公布的执行人信息:中民子公司中民嘉业已被上海金融法院列为被执行人。信息显示,2月1日起,中民投旗下的中民嘉业投资有限公司832857.14万元出资额(61.91%股权)被冻结,执行法院为上海金融法院,执行裁定/通知书文号为2019法执74字第2、3、4、5号,冻结期限均为2019年2月1日起三年。

中民嘉业主要业务为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除了著名的董家渡项目,符合政策导向的装配式建筑也是中民嘉业非常重要的业务。中民投为中民嘉业大股东,持股67.26%。此次被法院冻结的股份占中民投持股比例的92.07%。

根据上海金融法院2019法执74字第2、3、4、5号文件,上海金融法院同时冻结了中民投持有的中民外滩49%股权,以及中民投持有的上海佳渡置业2%股权——中民投和旗下中民嘉业共持有上海佳渡置业51%股权。根据冻结规定,中民投持有的董家渡项目在未获债权人允许解冻的前提下已难以转让。

股权被冻结,意味着债权人已迅即采取行动,卖地求生之路布满荆棘。


03

3000亿“巨轮”的造船之路

中民投成立于2014年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全国工商联发起,59家行业领先企业联合设立,注册资本高达500亿元,是唯一一家带有“国字头”背景的民营投资公司。

中民投的股东名单亦是“豪门齐聚”,截止2018年4月30日,中民投共有 64 位股东,其中不乏有卢志强的泛海集团、孙荫环的亿达集团、张近东的苏宁集团......初略计算,中民投的股东们掌控的资产规模已超10000亿元。

中民投的发展速度堪比火箭,短短4年间,其总资产规模由560亿激增至3109亿元。

截止目前,中民投的投资领域主要涉及新能源、装配式建筑、医疗大健康、通用航空、金融地产等产业,以及保险、融资租赁、资管、投行等金融和类金融。

中民投狂飙突进的同时,其债务规模亦与日俱增。由2014年的149亿激增至2328亿元,四年时间负债增长幅度超14倍。

值得一提的是,2015-2017年中民投的负债规模增长最为迅速,分别在债券市场融资40亿、235亿、95亿元,单笔发行金额均超20亿元。

而债券的期限大多为三年时间,意味着,中民投将于2018-2020年进入偿债高峰期。

数据显示,中民投及其子公司在境内外合计有约700亿元存续债券,其中约390亿元将于2019年到期或面临投资人回售选择权。

04

中民投偿债压力日益凸显

今年以来,中民投面临多只债券到期。公开信息显示,中民投2018年发行的7期超短融资券中,将于2019年到期的规模为62.6亿元,该债券用于偿还金融机构借款。2018年发行的9期公司债中,2019年到期的规模为52.15亿元。

在用不到两年完成了别人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之后,中民投亦如其他扩张型企业一样,面临现金流紧张的窘迫局面。

面对债券陆续到期的还债压力,中民投的筹资压力亦遽增。就在去年董事局换届之前的10月22 日,中民投发行的2018年第二期公司债仅获筹资10.1亿元,远低于其原定的25亿元的拟发行规模。12月5日,其2018年公司债第三期取消发行。

据知情人士透露,去年中民投找一家与之关系密切的银行借款,仅借到其计划的借款额度的一半多。此外,中民投归还了兴业银行120亿元借款,令其现金流“元气大伤”。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公司(下称“新世纪资信”)2018年10月发布的信用评级报告认为,中民投成立以来,并购投资规模较大,涉及境内外多个行业,部分项目单体投资金额较高、回收期较长,易受房地产、光伏等相关行业政策、地区经济环境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动等因素影响,积聚了较大规模的刚性债务,存在持续的资金需求。此外,盈利中并购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和投资收益占比较高,创现能力较弱。

中民投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其负债率为高达74.95%,当期的刚性债务余额为1646亿元,占比70.92%。其中,短期刚性债务占比达60.90%,即期偿付压力有所增大。中民投报表显示,其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借款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弥补资金需求。在市场流动性未明显宽松的背景下,阶段性融资成本的上升亦侵蚀了部分盈利。

新世纪资信的信用评级报告指出,中民投的短期和中长期刚性债务占比较高,需要关注其流动性风险。此外,在信用违约事件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其投资面临的信用风险加大,其中融资租赁板块大额风险资产回收存在不确定性。

此前亦有一些业界人士对中民投的投资逻辑不看好,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别人出清之时,中民投却选择逆势进入,且投资的多为重资产领域,投资逻辑与形势相悖。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中民投的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主要来自其与旗下成员公司之间的关联往来,房地产项目等大型投资项目,主要由中民投对成员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其报表显示,仅在2017年,其其他应收款中对联营企业和子公司的贷款分别为 214.80 亿元 和 130.44 亿元。

在中民投的成员公司中,其重要的投资平台中民嘉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民嘉业”)投资了上置集团(01207.HK)、中民筑友(00726.HK)、亿达中国(03639.HK)、阳光城(000671.SZ)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收购上置集团和亿达中国形成了负商誉。

当时收购上置集团时据说没有做尽调,2天就拍板决定买了。上置集团原本的资产中相对优质的资产逐步出售股权卖掉,新收购的民生银行资产包还未退出。期间上置集团的股价从2016年的0.45一直到2019年1月的0.12。(数据来自公开信息)。

中民投的资金压力,还有一部分来自其资本金仍未全额到位。据《财经》记者的了解,根据成立之初的规划,中民投500亿元的注册资本,将分三年到位。其报表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其实收资本为409.46亿元,尚有近100亿元仍未到位。

与成立时的59家股东相比,2018年中民投的股东家数已增至63家,但有很多仍未实际出资,比如其认缴比例最大(16.91%)的霍尔果斯市国信保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其实缴资本为0。一位中民投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督促股东尽快落实补齐资本金,目前还有约80多亿元尚未补齐。

据了解,中民投成立以来每年实行分红,但今年分红将暂不执行。

“如何摆平现金流的危机,是中民投当前最大的问题,也是目前对管理层最大的考验。”一位了解中民投的人士表示。

05

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

此处开一下脑洞,推演一下债券违约之后会怎么样。即使通过拆解还了这30亿债券,中民投在金融机构中的信誉肯定大打折扣,再发债是非常困难了,评级机构也不知道会不会马上调低评级。中民投接下来一直到今年上半年还有多笔定向工具和超短融到期,前后有102.5亿元到期,2019年下半年还有95.6亿债券到期。2019Q3之前到期的有息负债大概有828亿元(数据来自公开信息)。30亿都还得这么艰难,现在最慌的应该不是中民投,而是中民投的债权人。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Powered by Cloud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