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银行办理保险业务应仔细查看单据

2017-04-18

日,市民丛女士向本报反映,去年,她到市区一家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时,站在营业大厅内的一人向她推荐了一种理财业务,她误认为是储蓄业务,于是就同意办理。直到最近她被保险公司催缴保费时才发现自己原来办理的是一种保险业务。


  据丛女士讲,去年10月,她到一家银行网点办理储蓄业务时,银行营业大厅内一名女子向她推荐了一种理财产品。当时该女子并没有向她表明身份,也没有指明所推荐产品是保险类产品。她看到这个人的穿着类似银行职员,便误以为是银行职员在推荐储蓄业务,就到柜台前存了3000元钱。后来丛女士也没有仔细看该人给她开具的单据。直到今年10月,当丛女士被催缴第二年保费时,她才发现自己当初买的是保险。丛女士打算退保,被告知如果退保只能退2100元钱。“既然是销售保险理财产品,就应先亮明身份,讲清业务类型,让顾客明明白白投保岂不是更好?”丛女士提出质疑。


  读者陈先生也向记者反映,有一次他到某银

银行网点存款时,营业厅里有一名业务员向他推荐了一种储蓄方式,该业务员一直未讲明自己的身份,直到他看过保险单后才知道是保险理财产品。陈先生认为,保险业务进银行确实方便了市民,如果业务员在服务时先表明身份再介绍产品,将会获得客户的更大信任与支持。


  10月18日,记者走访了市区6家银行网点,发现部分银行营业大厅内确实设有保险业务代理点。在一家银行营业大厅,负责销售某保险理财产品的工作人员说,保险公司并没有特别规定他们的穿着,只是为显庄重,他们穿上了和银行工作服差不多的白衬衣。但银行职员胸前都挂着工作牌,客户很容易辨别。同时她表示,在介绍产品时,她会首先告诉顾客这是一种储蓄保险,并且客户需要填写投保单,交钱后的存折上也会出现“银保”字样,客户应该不会被误导。


  某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代理保险业务。为规范服务,他们要求

保险营销人员佩戴工作牌,为顾客服务时要讲清产品性质。该负责人还表示,大部分保险产品都有7天到10天的犹豫期,在此期间客户可以退保。所以,他提醒客户在犹豫期内一定要仔细研究条款,以免在真正需要保障时有所损失。


  10月20日,记者采访了威海银监分局有关工作人员。他表示,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是合法的。为加强对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监管,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监会于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他们将按照相应规定予以监管。


  市保险行业协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保险从业人员应按照《通知》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据记者了解,按照《通知》要求,今年10月31日以后,凡在银行网点销售投资连结险、万能险产品及监管机构指定的其他类保险产品的银行代理销售人员,均须持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上一篇:第一篇
Powered by Cloud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