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13种手段及识别技能大全
我们再一次把「欣泰电气事件」拿来做为下文所有内容的引子
2015 年 5 月,辽宁证监局对欣泰电气现场检查时发现,欣泰电气可能存在财务数据不真实等问题。随后,证监会立案,组成了由深圳证监局、辽宁证监局两地近 30 人参加的联合调查组,进公司、跑银行、访客户,历时 4 个月左右,最终坐实了欣泰电气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披露遗漏。
2016 年 5 月底,欣泰电气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7 月 8 日,因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证监会对欣泰电气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并宣布暂停上市后不得恢复上市,退市后不得重新上市。欣泰电气也由此成了财经界的「网红」— A 股市场首家因涉嫌欺诈发行而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不止我一个,为什么单单强制我退市」,2016 年 8 月 2 日,欣泰电气发布公告称,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就《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提出行政复议。如果获得通过,欣泰电气将就退市的处罚决定,向中国证监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9 日,股东大会通过行政复议。欣泰电气和证监会的恶战也再次升级。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有 13 种:
1、虚构收入
2、提前确认收入
3、推迟确认收入
4、转移费用
5、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
6、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调控利润
7、制造非经常性损益事项
8、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
9、潜亏挂账
10、资产重组创造利润
11、通过投资事项对利润的调控
12、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13、「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创造利润
一般来说,容易发生财务造假的股票类型包括 6 种:
1、异动股
2、重组股
3、圈钱股
4、垃圾股
5、关联股
6、概念股
总体来说,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方法包括 8 种:
1、税项分析法
2、应收款项和存货分析法
3、毛利分析法
4、现金流量分析法
5、子公司分析法
6、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分析法
7、资产质量分析法
8、审计意见分析法
2015 年 5 月,辽宁证监局对欣泰电气现场检查时发现,欣泰电气可能存在财务数据不真实等问题。随后,证监会立案,组成了由深圳证监局、辽宁证监局两地近 30 人参加的联合调查组,进公司、跑银行、访客户,历时 4 个月左右,最终坐实了欣泰电气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披露遗漏。
2016 年 5 月底,欣泰电气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7 月 8 日,因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证监会对欣泰电气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并宣布暂停上市后不得恢复上市,退市后不得重新上市。欣泰电气也由此成了财经界的「网红」— A 股市场首家因涉嫌欺诈发行而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不止我一个,为什么单单强制我退市」,2016 年 8 月 2 日,欣泰电气发布公告称,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就《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提出行政复议。如果获得通过,欣泰电气将就退市的处罚决定,向中国证监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9 日,股东大会通过行政复议。欣泰电气和证监会的恶战也再次升级。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有 13 种:
1、虚构收入
2、提前确认收入
3、推迟确认收入
4、转移费用
5、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
6、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调控利润
7、制造非经常性损益事项
8、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
9、潜亏挂账
10、资产重组创造利润
11、通过投资事项对利润的调控
12、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13、「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创造利润
一般来说,容易发生财务造假的股票类型包括 6 种:
1、异动股
2、重组股
3、圈钱股
4、垃圾股
5、关联股
6、概念股
总体来说,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方法包括 8 种:
1、税项分析法
2、应收款项和存货分析法
3、毛利分析法
4、现金流量分析法
5、子公司分析法
6、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分析法
7、资产质量分析法
8、审计意见分析法
(1)虚构收入
这是最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有几种做法,一是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二是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
这些手法非常明显是违法的,但有些手法从形式上看是合法,但实质是非法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如上市公司利用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该子公司销售收入,再由另一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这种做法避免了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销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此外,一些还有利用阴阳合同虚构收入,如公开合同上注明货款是 1 亿,但秘密合同上约定实际货款为 5000 万元,另外 5000 万元虚挂,这样虚增了 5000 万元的收入,这在关联交易中非常普遍。
(2)提前确认收入
这种情况如:一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三是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四是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
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房地产企业,往往将预收账款作销售收入,滥用完工百分比法等。 以工程收入为例,按规定工程收入应按进度确认收入,多确认工程进度将导致多确认利润。
(3)推迟确认收入
延后确认收入,也称递延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盈利管理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
(4)转移费用
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有些费用根本就不入账,或由母公司承担。一些企业往往通过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待处理挂帐等跨期摊配项目来调节利润。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将应列入成本或费用的项目挂列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应该反映在当期报表上的费用;挂在「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或「预提费用」借方这几个跨期摊销帐户中,以调节利润。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当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时,或者调低上市公司应当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者承担上市公司的相关费用,甚至将以前年度已交纳的费用退回,从而达到转移费用、增加利润的目的。
(5)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
费用资本化主要是借款费用及研发费用,而递延费用则非常之多,如广告费、职工卖断身份款费等例如将研究发展支出列为递延资产;或将一般性广告费、修缮维护费用或试车失败损失等递延。 在新建工厂实际已投入运营时仍按未完工投入使用状态进行会计核算,根据现行会计政策,在完工投入使用前的新建工厂工人工资等各项费用、贷款利息均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非当期损益。通过此方法可调增利润。
还有如费用不及时报帐列支而虚挂往来, 按正常程序,发生的加工费、差旅费等费用应由职工先借出,在支付并取得发票后再报帐冲往来计费用。在年末若职工借款较大应关注是否存在该等情况。
(6)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调控利润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自 2001 年 1 月 1 日起,上市公司要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不健全的状况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由于资产减值会计内涵复杂性,决定了同样一项资产有不确定性的价值,因为资产减值实际上是掺杂企业管理当局主观估计的一种市场模拟价格,资产减值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管理当局利润操纵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此次新增的四项减值准备涉及到不动产及无形资产的估价,与旧四项准备相比,资产减值计量计量难度更大,甚至大大超过上市公司财务部门及审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除非寻求专业的不动产及无形资产评估师帮助外,否则根本无法得出恰当的资产减值标准,从而影响减值准备计提的正确性。这就更为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提供了空间。目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玩会计数字游戏,主要游戏规则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推迟或提前损失,典型表现为某个年度出现巨额亏损 — 让我一次亏个够。
(7)制造非经常性损益事项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例如资产处置损益、临时性获得的补贴收入、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利息、合并价差摊入等。
非经常性损益虽然也是公司利润总额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它不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因而对利润的影响是暂时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特殊性质,为公司管理盈利提供了机会,特别应关注是有些非经常性损益本身就是虚列的。
(8)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
操作手法有:多计存货价值:对存货成本或评价故意计算错误以增加存货价值,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益。或虚列存货,以隐瞒存货减少的事实;多计应收帐款:由于虚列销售收入,导致应收帐款虚列;或应收帐款少提备抵坏帐,导致应收帐款净变现价值虚增;多计固定资产:例如少提折旧、收益性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利息资本化不当、固定资产虚增等;漏列负债:例如漏列对外欠款或短估应付费用。
(9)潜亏挂账
当前上市公司账面资产很多为不良资产,为了挤出水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上市公司计提八项减值准备,但很多上市公司减值准备根本未提足,这里面原因很复杂,当初改组上市时,基于包装的需要,虚增了一块资产,可能挂在应收款项上,也可能虚增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一些投资项目根本就是虚的或为不良资产,但也挂在账上。
上市以后,因原主业不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就急剧减值,但上市公司也不计提减值准备,另外,上市后继续包装,造成多项资产尤其是应收款项虚增。这些账面不良资产带来的潜亏金额往往很大。
(10)资产重组创造利润
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便是资产重组。然而,近年来的资产重组老是给人想到做假帐。许多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便在于资产重组。 通过不等价的资产置换,为上市公司输送利润,目前仍然是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法之一,虽然因「非公允的关联交易差价不能计入利润」新规定而受限制,但上市公司仍可以通过非关联交易的资产重组方式为上市公司输送利润。
(11)通过投资事项对利润的调控
对亏损控股子公司通过减持股份后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或者对投资事项减持股份后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可以避免将子公司的亏损计入合并报表,同时还可通过转让股权获取投资收益。对亏损的控股或仅权益法核算的子公司减持股份,一般转移至关联方,为避免作为关联交易披露,受让股权可通过非关联第三方再转移至关联方;
此外,在投资初期将技术出资「变脸」创造利润。 这里指的「变脸」,指的是在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当以无形资产出资后所占股份的价值 A 大于投资方无形资产帐面价值 B 时,按规定该差额只能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处理分 10 年以上分期摊入各期损益,若以将无形资产转售给另一出资方的方式收回等于 A 的现金,则可以将 A、B 之间的差额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而另一出资方购入无形资产后也可以将此无形资产按购入价作为出资投入新设立的子公司。
(12)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